乐动(ld)网页版-登录入口
400-900-8885

2025陕西教师招聘面试-初中美术试讲逐字稿

《艺术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逐字稿

(一)趣味情境导入

上课, 同学们好,请坐。

大家认识屏幕上的这幅作品吗?嗯!没错,正是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那同学 们知道这幅作品背后的小故事吗?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展出时 ,现场一位德军将领 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 ”?毕加索回答道:“不,这是你们的杰作 。”

同学们,谁能说一说 ,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什么场景?我听到有同学说是战争的场 景 。那为什么毕加索会这样回答呢?这位同学说因为这是由德军发起的战争 。正如这 位同学所说 ,1937 年,德国法西斯炸毁了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激起现代美术大师毕 加索的极大愤慨, 因此立即创作了这一享誉世界的巨幅作品 。毕加索采用象征性的手 法有力地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法西斯的暴行,深刻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

由此可以看出,美术作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那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 们就一起走进新课《艺术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二)作品内容识读

老师今天带来了很多的艺术作品 ,大家请欣赏屏幕上的《虾》《开国大典》 《夜间咖啡馆》《拜克托瓦尔山》等作品,说一说这些作品都描绘了哪些形象或场景? 老师听到同学们说有动物 、重大事件 、生活场景 、 自然景观等 。那么作品中的这些形 象或场景是否真实存在?这位同学说,像咖啡馆等场景是真实存在的 ,而虾的形象是 艺术家结合了自己的构想创作出来的。

那同学们 ,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发生这一事件 ,艺术家能创造 出这样的作品吗?它说明了什么?我听到大家讨论的十分激烈,想必这个问题大家有 很多不同的见解,那么老师来给大家总结一下,其实现实生活为美术创作提供了不竭 的源泉,艺术家创作的原型从生活中来 ,经过艺术家筛选和创造加工产生新的艺术形 象。

(三)形式语言审美

大家请看 ,大屏幕上展示的是齐白石作品《虾》 ,除此之外老师还带来了装有虾 的小鱼缸发给每个小组 ,大家对比观察鱼缸中真实的虾和齐白石作品中的虾,数一数 生活中的虾有几对足?嗯!我听到大家异口同声的说有 8 对 。那么齐白石笔下的虾有

几对呢?大家说有 5 对 。谁知道齐白石老人为什么选择了 5 对足进行表现呢?我们请 三小组的代表来说一下,非常好!她说这样能够使虾的姿态更灵活 。没错 ,齐白石重 点表现了 5 对足,使虾显得足多而富有动感。

接下来 ,老师将齐白石《虾》 的局部放大图片 ,大家继续观察作品中墨色最重的 部位在哪里?有同学说是眼睛,那齐白石这样描绘的意图是什么?靠窗的这位同学你 来说 ,嗯!很好,她用传神二字来形容 ,非常的贴切 ,齐白石用浓墨点睛,使虾的眼 睛极其有神。

为了深入了解这位艺术家的艺术特色 ,我们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一下 ,齐白石 是如何通过墨色来表现逼真灵动 、通体透明的虾的?我看到第一小组的代表马上举起 了手,你来总结一下,非常好!这位同学总结的十分全面,她说道 ,齐白石画的虾运 用简练多变的笔墨创造出高度典型化的艺术想象 ,既是鲜活充满生命力的虾 ,又能使 人感受到苍劲的笔墨和润泽多变的墨色,生活与艺术融合在一起,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 四)社会文化理解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过的很多艺术作品的创作灵感都是来自于生活,请谈谈艺术 与生活的关系 。嗯!大家说的都很好 ,老师给大家总结一下 ,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 是社会生活在美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现实生活为美术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但 美术作品不是机械地反映社会生活 ,而是经过画家的提炼 、加工 ,能动地反映生活, 因而美术作品又高于生活。

那么你认为美术作品的产生需要哪些方面的条件?你对美术家的创作活动应抱 什么态度?小组成员互相讨论一下 ,我听到大家讨论的十分激烈 ,二小组的代表你来 说说你们小组的看法,很好,他说艺术家的生活经验 、思想观念 、创作激情等方面都 是美术创作的必要条件 。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经过艺术家的提炼 、加工、再创造 而形成的,体现了艺术家对于生活的理解与感悟 ,我们应该以尊重艺术的态度尊重每 一位艺术家。

(五)方法归纳应用

大家继续欣赏多媒体上的《夜咖啡馆》《拜克托瓦尔山》《开国大典》 以及与之 相对应的实景照片 。大家今天都是“评论家”,结合作品谈谈你对美术创作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的理解。

这位同学观察的十分仔细 ,她发现《开国大典》 中对于城楼 、毛主席等作了艺术

化的处理,更集中、更典型地表现了开国大典这一历史事件,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又 高于生活。

(六)小结升华作业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 ,我们了解到 。任何美术创作都源于我们的生活 ,即使 有一些作品我们不能一眼就看出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联,但它们都是从我们生活 中得到了灵感和启发而创作出来的。

美术创作是一个充满艰辛和智慧的创造性劳动 ,它丰富了人类的精神和生活内涵。 我们应该为创作它的艺术家点个大大的赞 ,尊重艺术家创造的成果。

课后 ,我们可以去画廊 、美术馆等欣赏艺术家们的作品,记录他们的创作题材以 及创作技巧,再次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今天的课已经接近尾声 ,我们下节课再见 ,下课!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乐动(ld)网页版,登录入口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乐动(ld)网页版,登录入口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乐动(ld)网页版,登录入口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乐动(ld)网页版,登录入口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