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动(ld)网页版-登录入口
400-900-8885

2025京考什么时间出公告?

2025年北京公务员考试公告尚未发布;但是据往年经验,2025北京公务员考试公告可能会在2024年10月底或11月份公布,考试时间和考试报名时间也将在公告中进行说明,2024北京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是2023年11月13—17日,考试时间是2023年12月3日,考生们可参考这个时间来估计2025北京公务员考试时间。更多信息详见北京公务员考试频道

年份 发布公告 查看公告 职位表 报名时间 笔试时间
2024 2023年11月10日 查看公告(4361人) 职位表 2023年11月13—17日 2023年12月3日
2023 2022年11月20日 查看公告(4723人) 职位表 2022年11月21—25日 2022年12月10—11日
2022 2021年11月12日 查看公告(4266人) 职位表 2021年11月15日-19日 2021年12月11-12日
2021 2020年11月27日 查看公告(3553人) 职位表 2020年11月30至12月4日 2020年12月19-20日
2020 2019年11月15日 查看公告(3620人) 职位表 2019年11月18至22日 2019年12月8日
2019 2018年11月23日 查看公告(3243人) 职位表 2018年11月26日至30日 2018年12月16日
2018 2017年11月24日 查看公告(4272人) 职位表 2017年11月27日-12月1日 2017年12月17日

报考条件(2024北京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仅供参考↓↓↓

(一)基本要求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7年11月至2005年11月期间出生);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7.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8.具备北京市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市级机关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主要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区级及以下机关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者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政机关,村(社区)党组织或者村(居)委会,以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工作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在此列)。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在直辖市区级机关工作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以上基层工作经历计算时间截至2023年11月。

地处艰苦边远地区的街道、乡镇等基层职位,按照《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我市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采取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条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适当降低进入门槛。依据适当降低进入门槛政策新录用的公务员,应当在所报考区(系统)内艰苦边远地区基层机关最低服务5年(含试用期),未满5年的,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上级机关和非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也不得交流到本市其他区和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机关(包括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另外,按照有关规定,新录用的乡镇公务员在乡镇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含试用期)。

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务员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二)其他要求

1.面向2024年应届毕业生的招考职位,限于列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培养方式为非定向,按时毕业并取得相应学历学位的普通高等学校2024年应届毕业生报考,包括: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非北京生源本科以上(含本科)应届毕业生;京外普通高等学校中学历学习期间获得校级以上“三好学生”“学生干部”或者校级一等以上“学生奖学金”的非北京生源本科以上(含本科)应届毕业生(除另有限定外,报考特殊职位的不要求上述资格条件)。

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7月31日期间取得国(境)外学位,未落实工作单位的留学回国人员,可以报考限应届毕业生报考职位。包括: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的留学回国人员;符合《北京市促进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和工作暂行办法》(京政发〔2009〕14号)要求的非北京市常住户口留学回国人员。

2.要求“基层工作经历最低年限”为2年以上(含2年)的招考职位,限于截至公务员考试报名时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人事行政关系在北京,且具有2年以上(含2年)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不包括2023年非北京生源毕业生及户口档案保留在学校的非北京生源往届毕业生)报考。

3.要求“基层工作经历最低年限”为“无限制”的招考职位,限于截至公务员考试报名时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人事行政关系在北京的人员(不包括2023年非北京生源毕业生及户口档案保留在学校的非北京生源往届毕业生)和符合面向2024年应届毕业生招考职位条件的人员报考。

4.面向服役期满退役大学生士兵的招考职位,限于符合《关于做好退役大学生士兵就业工作的意见》规定的人员报考,包括:在校期间从本市入伍且服役期满退役后复学完成学业的2024年应届毕业生(不含外地生源高职或专科毕业生);应届毕业当年从本市入伍且2023年退出现役的服现役期满、表现良好的退役士兵。

在军队服役五年(含)以上的北京籍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可以报考面向服役期满退役大学生士兵的招考职位。

5.面向残疾人的招考职位,限于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人员报考,包括以下两类:一是截至公务员考试报名时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人事行政关系在北京的残疾人(不包括2023年非北京生源毕业生及户口档案保留在学校的非北京生源往届毕业生);二是列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培养方式为非定向,按时毕业并取得相应学历学位的普通高等学校2024年应届残疾人毕业生,包括:北京生源应届残疾人毕业生;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非北京生源本科以上(含本科)应届残疾人毕业生。

6.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的招考职位,限于截至报名时在岗,2024年合同期满的北京市乡村振兴协理员等本市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报考。

【热点练习题】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它是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一种统称,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精神旗帜。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步骤,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重要思想的追根溯源的探索。

【问题】

结合“给定资料5”所给的句子,围绕“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参考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

(1)结合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2)观点正确,结构完整;

(3)逻辑清晰,语言流畅;

(4)字数1000-1200字。

【参考范文】

让传统文化熠熠生辉

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属于最古老的国家;源远流长的历史让我们得以以史为鉴,明未来。而在如今,我们出现了许多崇洋媚外的年轻人,他们盲目诋毁祖国的文化,无脑崇拜宣扬洋节,不良风气“大行其道”,主流价值被“劣币”驱逐,长此以往,社会风气将会难以挽救,因此,只有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方能促进国家发展。

【开头从古到今,引出我们文化的发展情况,简单举例提出文化发展是必由之路。】

弘扬传统文化需要创新形式。创新能够让我们看到新生事物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更能够感受到古老技艺的“柳暗花明又一村”,面对部分文化的没落,技艺传承的后继无人,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创造新的外壳展现。近些年,影视作品“出圈”,我们看到“哪吒”的爆火,蕴含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感慨,激励着人民奋发向上;亦能看到李子柒打造的“田园生活”,自给自足,教授着观众各种古老菜品、家具的制作,令人耳目一新;央视出台的《诗词大会》,让群众看到诗词歌赋的优美意境,感叹古人文字的魅力,激起观众的学习兴趣;种种文化的传承以新的形式被我们看到,激起人民的兴趣,更能让更多炎黄子孙关注到文化的现状,从而加入其中,为文化的发展“建功立树”。

【分论点论证中,紧扣创新形式书写,用目前的社会热点话题进行论述。】

弘扬传统文化需要活化利用。利用是保护的拓展,合理利用是的保护。深入挖掘、广泛传播文物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创新文物合理利用方式,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为文化发展注入蓬勃生机。比如,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完善制度管理,服务水平,可以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加强文物价值阐释传播,融通多媒体资源,通过三微一段,微信等拓展传播渠道,吸引人们的关注程度。推动文物活化利用,不仅能让没落的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光彩,也有助于人们更好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用讲道理的方式介绍当下文化活化利用的作用,以及告知活化利用的具体方式】

细品文化,我们会发现其中蕴涵着丰富知识、智慧、艺术,是我们无价的宝藏,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资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必能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结尾总结全文,畅享未来】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乐动(ld)网页版,登录入口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乐动(ld)网页版,登录入口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乐动(ld)网页版,登录入口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乐动(ld)网页版,登录入口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